【 IG 官方解釋關於演算法如何運作 】
Mosseri 說:「IG 的運作不是只有一種演算法在進行,貼文、探索⋯等都有自己的算法機制,人們最希望看到親友的限時動態,並且最希望看到新事物在探索頁面,因此每個版位都有它排名的方法。」
這篇文章裡面其實解釋了很多事情
反向的我們也可以利用他說的細節
當作我們如何經營的依據
https://about.instagram.com/blog/announcements/shedding-more-light-on-how-instagram-works
- - -
如果你想要知道你的內容如何被推送給粉絲
能不能擴大觸及
✦ 這份報告說明你不能不看懂
- - -
官方運用每個人上傳的內容、動作中所有的元素去分析,包含:
■ 貼文中的資訊:
受歡迎程度、發表時間、影片長度、標記地點。
■ 發文者的資訊:
用戶是否對發文者有興趣,過去幾週與此人的互動。
■ 個人活動:你喜歡的內容。
■ 活動紀錄:你留言或互動的內容。
經由上述的資料,就能做出一些預測,並且結合以下五點,人們在動態消息看到貼文的動作:
■ 花多久時間在這則貼文
■ 是否留言
■ 是否按讚
■ 是否收藏
■ 是否造訪主頁
根據以上 4+5 的動作來衡量未來推送給你看的內容,並且隨時在調整更動。但是官方同樣的也考量了以下的因素,並作出調整:
■ 避免同一個人的內容一直出現
■ 轉貼貼文的限動的內容會減少觸及
(除非這則貼文是當下很多人瘋傳的大事)
■ 危害安全的內容會被撤下甚至鎖帳號
■ 假消息或不符事實的內容也會被撤掉
■ 重複犯錯你的內容觸及就會被大打折扣
- - -
#轉貼貼文的限動
不管你是轉自己還是轉別人的都差不多
你的限動圈圈排位可能就會比較後面
因為官方希望你可以創專屬於限動的內容
我知道這很難免我也會分享轉貼
不過我覺得可以根據你每天發限動的內容
安排一下轉貼的比例
- - -
探索頁面的內容是根據你的喜好專門找給你看的,根據:
■ 你的按讚
■ 你的收藏
■ 你的留言
如果你喜歡 A 內容,其他喜歡 A 內容的人可能也喜歡 B 內容,那未來你也可能看見 B內容。
探索內容出現的順序,根據你過去的按讚收藏和分享動作,並且考量以下元素:
■ 這則貼文的熱度:
它發出後累積按讚留言分享收藏的速度與數量。
■ 你與發文者的互動:
既使不是你追蹤的人,只要你有與對方內容互動過,他的內容出現機率就會大增。
■ 你的活動:
你過去互動過的內容,以及你在探索頁面互動過的內容。
■ 發文者的熱度:
在過去幾週內發文者越受歡迎,內容觸及可能越高。
■ 違反守則的內容不會出現在探索。
關於所謂的 Shadowban 官方也表達,他們會致力於改善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究竟違反了哪些守則。
Mosseri 也說,事實上大部分你的粉絲可能都看不到你的內容,因為人們滑手機的時間收視的內容比推送的內容還少很多(除非這個人追蹤的帳號很少),官方也建議可以熟讀社群守則來知道哪些內容是盡量要減少發布的。
- - -
■ 社群守則
https://help.instagram.com/477434105621119
■ 如果你的內容被刪掉的求助方法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lp/instagram/280908123309761?helpref=uf_permalink
■ 假消息驗證機制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ournalismproject/programs/third-party-fact-checking
■ 官方內容基準
https://help.instagram.com/313829416281232
(翻譯整理的好累==可以追蹤一下我的 IG )
✦ https://instagram.com/ec.wife
 網紅的藏寶箱
							網紅的藏寶箱